邱宇鋒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邱醫師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,多年從事醫管局管轄之中醫診所及醫院行醫,著有<<註冊中。醫師>>一書。

邱醫師 Email

 

嚴浩輝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嚴醫師2005 年於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學位畢業。

嚴醫師 Email

 

 

葉志成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,為本站的站長,對中醫網站有極濃厚的興趣,故建此站方便同好。

葉醫師 Email

 

香港中醫網 ChineseMedicine.com.hk
香港中醫資訊交流 及 網上優質中藥店
電話 : 23418299

枳實導滯丸

枳實導滯丸
《內外傷辨惑論》


[組成]
大黃一兩(30g)  枳實麩炒  神曲炒,各五錢(各15g)  茯苓去皮  黃芩去腐  黃連揀淨  白術各三錢(各9g)  澤瀉二錢(6g)
   
[用法]
上為細末,湯浸蒸餅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至七十丸,溫開水送下,食遠,量虛實加減服之(現代用法:共為細末,水泛小丸,每服6—9g,溫開水送下,每日2次)。
   
[功用]
消導化積,清熱利濕。
   
[主治]
濕熱食積證。脘腹脹痛,下痢泄瀉,或大便秘結,小便短赤,舌苔黃膩,脈沉有力。
   
[方解]
本方證因濕熱食滯,內阻胃腸所致。濕熱飲食積滯內停,氣機壅塞,故見脘腹脹滿疼痛;食積不消,濕熱不化,則大便泄瀉或下痢;若熱壅氣阻,又可見大便秘結。治宜消積導滯,清熱利濕。方中以苦寒之大黃為君,攻積瀉熱,使積熱從大便而下。以苦辛微寒之枳實為臣,行氣消積,除脘腹之脹滿。佐以苦寒之黃連、黃芩清熱燥濕,又可厚腸止痢;茯苓、澤瀉甘淡,滲利水濕而止瀉;白術甘苦性溫,健脾燥濕,使攻積而不傷正;神曲甘辛性溫,消食化滯,使食消則脾胃和。諸藥相伍,積去食消,濕去熱清,諸症自解。此方用於濕熱食滯之泄瀉、下痢,亦屬“通因通用”之法。
   
[運用]
辨證要點  
本方為治療濕熱食積,內阻胃腸證的常用方。臨床應用以脘腹脹滿,大便失常,苔黃膩,脈沉有力為辨證要點。

加減變化  
腹脹滿較甚,裏急後重者,可加木香、檳榔等以助理氣導滯之功。
   
現代運用  
本方常用於胃腸功能紊亂、慢性痢疾等屬濕熱積滯者。
   
使用注意  
泄瀉無積滯及孕婦均不宜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