邱宇鋒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邱醫師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,多年從事醫管局管轄之中醫診所及醫院行醫,著有<<註冊中。醫師>>一書。
邱醫師 Email
嚴浩輝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嚴醫師2005 年於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學位畢業。
嚴醫師 Email
葉志成醫師(香港註冊中醫師),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,為本站的站長,對中醫網站有極濃厚的興趣,故建此站方便同好。
葉醫師 Email
|
|
香港中醫網 ChineseMedicine.com.hk
香港中醫資訊交流 及 網上優質中藥店 電話 : 23418299
|
|
|
【新報訊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,琴棋書畫、醫卜星相,數之不盡,但當中最為奧妙的一環,還要數中醫藥學。一級歷史建築雷生春和前身是監獄和軍營的荔枝角醫院,將分別活化成為中醫藥館和旅舍,雖然前者主要為市民提供中醫診症服務,後者以「香港文化傳承」作為重點,但兩者都承擔了傳揚中華文化的責任。
於1931年落成的跌打藥店雷生春,有典型戰前建築物的「走馬大騎樓」,負責營運的浸會大學計劃保留其懸壺濟世的特色,將雷生春重新包裝,活化成為中醫藥保健中心,提供內科、骨傷跌打、推拿和針灸服務。原本4層高的大樓,會分別劃成涼茶舖、展覽候診區、診症室、中藥藥圃等區域。
浸大中醫藥學院副教授卞兆祥指,醫館5名駐診中醫師將來每日約可為80名病者診症,當中20%的名額,將特別撥予綜援人士作義診。另外,大樓亦會成為培訓基地,除了為修讀中醫藥的學生提供實習機會,亦會推出其他課程讓現職中醫師進修。
荔枝角醫院變旅舍
雷生春項目建築顧問王維仁表示,他們會在雷生春加建一部升降機,以及加建廁所,樓宇面對荔枝角道的大露台會加裝玻璃窗,阻隔灰塵和嘈音。整個活化計劃成本約為2,480萬元,預計在2012年投入服務。
另一活化建築荔枝角醫院則變作旅舍,推動中華文化,由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營運。佔地32,000平方米的醫院分開上、中、下三院,佔據整個山頭,曾為監獄的下區,1921年已經落成,將改建成「保育館」展館和禮品店,當中特色的是設於下院中央的「天光雲影」,水池反映附近景物的影像,別具中國文化韻味。至於中院和上院,前者會復修為餐飲、課室和表演場地,進行文化交流和講座,後者將成為可容納190位旅客的2至3星級經濟型旅舍五幢。
項目總監陳德忠稱,會盡量保留建築物的內外環境,營造庭園感覺,整個復修項目亦會以紅磚作為其中一重點,以下院仍然保留的紅磚作為藍本,重現「紅磚醫院」的建築特色。
新報<< |
|
|
|
|
|
|
|